課程內容包含有概念陳述、示範操作、學生實作以及重點複習,使學員能在課堂中即時吸收課程知識,並具備課程目標預期的能力。
不論是學生下課後的補習,或是上班族下班後的進修,現代人能擁有的課後複習時間是越來越少。人生的目標也從單一轉為多重,只會讀書的好學生不稀罕,要會讀書又會玩才懂得過人生。而上班族的責任更重,不僅要完成老闆的任務,還要照顧家庭,時間對大家來說,是越來越重要了。
如果在課堂中那麼長的時間裡,只進行抄寫或是聽課,卻無法馬上學會,似乎不符合時間投資效益。
如果每一堂課都必須靠課後的整理與複習,才能真的融會貫通,那我們似乎沒有多餘的時間做別的事情了。
所以未來的教育課程應走向即時理解性課程,課程在初期規畫時即設定,所有的學生應該是在走出教室的那一刻就學會該技能,出了教室之後你還有別的人生大事在等著你完成。
那要如何設計即時理解性課程呢?
1.每一個單元都必須包含四個部分:
- 概念陳述
- 示範操作
- 學生實作
- 重點複習
2.學生的實作或測驗是課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命題必須讓學生感受到,透過今日教師的概念陳述與示範操作,學生從不會做到有辦法回答這一個題目,學生才能獲得即時理解性課程所傳遞的體驗。
3.單元與單元之間的串場,是使學員獲得整體概念的關鍵
教師必須肩負將整個課程變成一個故事的責任,很多學生往往在大量課程中迷路,教師應該在每個單元結束時提示重點,並且在每個單元開始前告訴學生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學這個單元,我們先前學的那些單元跟這個單元又有什麼關聯性。
4.小班制
當學生數量過大,並且要授課的內容也很多時,教師可能無法同時兼顧每一位學生的理解以及課程的進度,這將嚴重影響即時理解性課程所預期達到的效果,所以學生的數量與預計教授課程的多寡將決定即時理解性課程的成敗。
當學生上完今天的課程走出教室,身上已具備了原本進教室前不具備的能力,即時理解性課程所提供的服務體驗,將成為現代人唯一想上的課程類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